《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上传人:博*** 文档编号:6995681 发布时间:2023-03-29 02:01:3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参考】(4页珍藏版)》请在万象文库上搜索。

1、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渔夫的故事教学目标:认识8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规矩、披头散发、倒霉、恩将仇报、起誓、下流无耻”等词。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理清文章脉络,对课文表演感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教学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3、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从图入手,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教师: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事讲述了发生在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

4、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它一定会吸引你的。

板书渔夫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课有一定难度的生字词。

5、三、深入探究,感知人物形象提出要求: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渔夫和魔鬼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拿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交流汇报。

感受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愚蠢。

()从课文、自然段中,可以看出魔鬼是十分狡猾的。

开始,它以为是所罗门放了它,所以就赶紧说好话。

6、可是,一听说所罗门已经死了,面前是个弱小的渔夫,马上凶相毕露,恢复了本性,要杀了渔夫。

7、在学生谈了自己看法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进一步体会魔鬼的虚伪、狡猾。

8、()从课文第自然段中,魔鬼对为什么要杀渔夫的解释中体会魔鬼的残忍、凶恶和狡猾。

设想假如渔夫是在年前救了它,会真的有好结果吗?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白,魔鬼只不过为自己杀害渔夫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从中更可看出其虚伪的本质。

()课文第24自然段,魔鬼知道自己上当了后,说自己是同渔夫开玩笑的。

说说魔鬼的话可信吗?从中看出了其虚伪、狡猾的本质。

感受渔夫的从容、镇定和聪明。

()第16自然段:这时候。

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

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这是渔夫的心理活动,渔夫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他知道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

他想到了,只有让魔鬼重新回到瓶子里,才可以制服它。

所以下面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渔夫的激将法用得十分巧妙,让魔鬼中了圈套,多么有智慧。

()课文第25自然段,当渔夫收服魔鬼,没有被魔鬼的谎话所迷惑,坚决地把它投进大海。

这说明了什么?渔夫很有智慧,坚决不为所动,令人佩服。

总结: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也是能战胜邪恶的。

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四、探究活动三:分析人物形象同桌二人分别扮演渔夫和魔鬼,分角色朗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从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心理活动中,感受你所扮演的是个怎样的人?交流思考的问题。

()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对魔鬼的看法。

魔鬼无恶不作、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又是狡猾的(编理由)、说谎成性(开玩笑、求饶)、卑鄙无耻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恩将仇报)的,愚蠢上当。

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渔夫机智勇敢,充满智慧。

五、要求学生从概括形象入手,归结寓意看了渔夫和魔鬼斗争的过程,你明白了什么?(寓意: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六、作业一课一练。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七、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的兴趣。

在教学渔夫的故事一文时,我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语言的特点,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进行了分角色表演,我要求扮演者表现出魔鬼的凶恶,渔夫的弱小机智,从语言、动作等方面把魔鬼渔夫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凶恶强大的魔鬼和一个手无寸铁、弱小的渔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正是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狡猾的魔鬼与聪明的渔夫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便展现在面前,谁是谁非?故事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
预备党员支委会意见【7篇】预备党员支委会审查意见(通用11篇)预备党员优缺点(通用5篇)预备党员学习记录预备党员宣读转正申请集合3篇预备党员填写入党志愿【3篇】预备党员谈话问题与回答五篇预备党员谈话问题与回答九篇预备党员谈话问题与回答(通用15篇)预备党员谈话19篇预备党员谈话【16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一至四季度(通用17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集合6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第四季度15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023一二三四季度十五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023一二三四季度14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023一二三四季度5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023一二三四季度(通用15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9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通用12篇)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报告

万象文库 |www.2wx.com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60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