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波长、频率和波速【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的波长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频率)的关系3理解决定波的周期(频率)的...第十二章第三节:波长频率和波速2【本章课标转述】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能区别[ Tag ]
第十二章第三节 波长、频率和波速 1(北京市大兴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波的图象,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合理的是(C) A质点P的振幅是4cm B质点P的周期是4s 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v1.0m/s D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解析:由甲读出波长为:2m,振幅A2cm。由乙图读
学业分层测评(七)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一定是纵波 B水波一定是横波 C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D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气体中传播 E对于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垂直 【解析】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空气中的声波一定是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波长、频率和波速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描述波的几个物理量,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2、利用波的图象和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利用波的图象和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1、什么是波长?理解波长的含义需要注意什么? 2、什么是波的周期?波的周期与介质有
12.3波长、频率和波速(导学案) 编制:郭英杰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波长、频率和波速。 2 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 了解决定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因素。 【重点】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难点】对于波长概念的理解 【学法指导】自
17.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长、频率、波速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______组 _____号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机械波的形成条件及分类,区分波峰、波谷、密部、疏部;来源:Z,xx,k.Com 2.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波长、频率、波速的决定因素及物理量间关系; 3.通过阅读课本,能从波的图像中获取信息,会判断某一时刻的振动图像; 4.通过
2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脉 络 1.知道波长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重点) 2知道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频率)的关系 3理解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4理解波长、波速和周期之间的关系,会用公式vf解答问题(难点) 波 长、振 幅 和 频 率 1波长 (1)定义:沿波的传播方向,任意两个相邻的同
学业分层测评(八)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23570057】 A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B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 C波速与振幅无关 D在一个周期内,波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E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解析】根据波速公式v或vf,说明波
17.1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长、频率、波速(重点班)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______组 _____号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机械波的形成条件及分类,区分波峰、波谷、密部、疏部; 2.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波长、频率、波速的决定因素及物理量间关系; 3.通过阅读课本,能从波的图像中获取信息,会判断某一时刻的振动图像;来源:1来源:1来源
波长、频率和波速 一、选择题 1男女声二重唱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分别为f1、1、v1和f2、2、v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f1f2,12,v1v2 Bf1f2,12,v1v2 Cf1f2,12,v1v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波长、频率和波速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脉 络 1.知道波长的含义,能从波的图象中求波长(重点) 2知道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频率)的关系 3理解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4理解波长、波速和周期之间的关系,会运用公式vf解答问题(难点) 波长、周期和频率 1波长 (1)定义 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 波长、频率和波速 教学案 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的波长 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频率)的关系 3理解决定波的周期(频率)的因素,并知道其在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4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实际问题 教具 波动
波长、频率和波速 【学习目标】 1知道波长、频率的含义。 2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式,并能应用其解答有关问题。 3知道波速由介质本身决定,频率由波源决定。 【要点梳理】 要点一、波长、频率和波速 1波长、频率和波速 (1)波长 两个相邻的运动状态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或者说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2.3波长、频率和波速 教案学案练案 第一课时 备课:杨萍 审核:姚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与质点振动周期的关系。 理解决定波的周期的因素,并知道其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
波长、频率和波速 篇一:波长、频率和波速 习题详解 波长 波速 频率 例1: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B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内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简谐波的图象相同 选题目的:加深对简
第三节:波长、频率和波速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波长、频率、波速的物理意义; 2、能在机械波的图象中识别波长; 3、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识别图象、钻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横
波长、频率和波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各质点振动周期与波源振动周期的关系。 3.知道波速的物理意义,理解波长、周期和波速之间的关系,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的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 2.通过画出下一时刻或
波长、频率和波速 重/难点 重点: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学会用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关于“波速”,可以向学生讲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小,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大,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决定的,还可以为以后电磁波的教学打下基础。 对于式v=/T或v=f
第十二章 第三节:波长 频率和波速 【本章课标转述】 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能用图像描述横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了解惠更斯原理,能用其分析波的反射和折射。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 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的原因。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波长、频率和波速
第十二章 第三节:波长 频率和波速2 【本章课标转述】 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能用图像描述横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了解惠更斯原理,能用其分析波的反射和折射。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 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的原因。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 【学习目标】 1、明确知道什么是波长、频率
12.3 波长、频率和波速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的波长 2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周期(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频率)的关系 3理解决定波的周期(频率)的因素,并知道其在波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4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波长、周期(频
电脑版 |@第二文库2wx.com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6039号